皱果苋
- 中文名:皱果苋
- 拉丁名:Amaranthus viridis
- 俗名:绿苋、苋、野人苋、野苋
- 原产地:热带美洲
- 科:苋科
- 属:苋属
- 分布区域:永宁县、贺兰县
- 形态特征:一年生草本,高40 ~ 80 cm,全体无毛 ;茎直立,有不明显棱角。叶
片卵形、卵状矩圆形或卵状椭圆形,长3 ~ 9 cm,宽2.5 ~ 6 cm,顶端尖凹或凹缺,
有1芒尖。圆锥花序顶生,有分枝,由穗状花序组成,圆柱形,细长,直立,顶生
花穗比侧生花穗长;花被片矩圆形或宽倒披针形,长1.2 ~ 1.5 mm,内曲,顶端急尖,
背部有1绿色隆起中脉 ;柱头3或2。胞果扁球形,直径约2 mm,绿色,不裂,极皱
缩,超出花被片。种子近球形,直径约1 mm,黑色或黑褐色,具薄且锐的环状边缘。
花期6—8月,果期8—10月。
- 生境类型:适应性广,分布于所有温带地区,是热带、亚热带及温带地区常见
杂草。
- 应性:适
- 繁殖方式:种子繁殖。
- 扩散能力:
- 引入途径:种子通过水流、风力、农机具污染或被鸟类和其他动物(取食后排 泄)传播。
- 危害性:菜地和秋季旱作物田间杂草,可与凹头苋杂交,猪食用后会中毒。
- 等级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