野莴苣
- 中文名:野莴苣
- 拉丁名:Lactuca serriola
- 俗名:毒莴苣、刺莴苣、黄花莴苣
- 原产地:
- 科:菊科
- 属:莴苣属
- 分布区域:宁夏2022年首次于泾源县发现。
- 形态特征: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,高0.6 ~ 1.8 m。根垂直直伸。茎单生,直立,
基部带紫红色,有白色硬刺或无白色硬刺。基部或下部茎叶披针形或长披针形,长
5 ~ 17 cm,宽1 ~ 1.5 cm;中上部茎叶渐小,线形、线状披针形或长椭圆形,边缘全缘,
全部叶基部箭头形,下面沿中脉常有淡黄色刺毛。头状花序多数,在茎枝顶端排列
成圆锥花序或总状圆锥花序。舌状小花7 ~ 15枚,黄色。瘦果倒披针形,长3. 5mm,
宽约1 mm,每面有6 ~ 8条高起的细肋,顶端急尖成细喙,喙长3 mm,细丝状。冠
毛白色。花果期8—9月。
- 生境类型:河滩、荒地。
- 应性:适
- 繁殖方式:种子繁殖
- 扩散能力:
- 引入途径:种子混杂在谷物及牧草中传播,种子亦可随风飘散。
- 危害性: 我国进境检疫性杂草,植株含莨菪碱和麻醉物质,可直接毒害家畜。
- 等级: